首页 资讯 正文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西省新余市:军民鱼水情深 续写双拥新篇

体育正文 292 0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西省新余市:军民鱼水情深 续写双拥新篇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西省新余市:军民鱼水情深 续写双拥新篇

新余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。毛泽东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率领红军在此召开了著名的“罗坊(luófāng)会议”,也(yě)是著名调查报告《兴国调查》的诞生地。这里不仅印刻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足迹,更(gèng)深深烙印(làoyìn)着军民鱼水情深的传统。

在新一届(xīnyījiè)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创建活动中,新余市再度受命名为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,这是(zhèshì)新余第九次获此殊荣,“双拥模范城”已经成为新余一张靓丽的(de)“城市名片”,已融入新余城市血脉。

高位推动凝心聚力筑(jùlìzhù)牢双拥根基

近年来,新余市大力(dàlì)弘扬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优良传统,军民融合深度发展,军民共建富有成效,双拥工作在继承中(zhōng)发展,在创新(chuàngxīn)中前行,“军爱民、民拥军,军民团结一家亲”,已深深扎根渝钤大地。

建强组织(zǔzhī)领导机制。成立市委退役军人和(hé)双拥工作领导小组,市委书记担任组长、市长(shìzhǎng)担任第一副组长,形成了重要工作有领导决策(juécè)、重大问题有领导过问、重大活动有领导参加的双拥工作领导机制。定期召开军地座谈会、党委议军会,专题听取双拥工作情况汇报,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。全面落实“三优先(yōuxiān)”,即:拥军支前(zhīqián)重大事项优先安排、拥军支前经费保障优先列支、部队官兵急难愁盼优先解决。2021年以来,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(yúwànyuán),协调解决驻市部队饮水和库房、训练场(xùnliànchǎng)建设等各类问题40余项。

健全协同运行机制。将双拥(shuāngyōng)工作写入市委全会和(hé)市政府工作报告,制定市委退役军(jūn)人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,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。坚持和完善军民共建、军地互访(hùfǎng)、合署办公(bàngōng)、情况通报等制度。按照“平时服务、急时应急、战时应战”原则,打造党政军(dǎngzhèngjūn)联动指挥体系。合力建好用好第一书记、专武干部、民兵营连长、民兵骨干、应急小分队“五支队伍”,不断提升双拥工作制度化(zhìdùhuà)、规范化水平。

完善服务保障机制。完善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,出台《新余市退役军人服务专干管理实施细则(shíshīxìzé)》等政策(zhèngcè)文件,组建(zǔjiàn)568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(站),为退役军人提供暖心贴心服务。积极发动社会(shèhuì)力量,成立爱国拥军(yōngjūn)促进会等社会组织,推动形成“党政主导、军地互动、社会支持、全民参与”的双拥工作格局。

创新(chuàngxīn)载体尊崇服务彰显双拥厚度

新余市积极探索新举措新载体,将尊崇(zūnchóng)落到实处。

聚焦“三后”解军忧。高质量做好移交安置工作,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满意度不断提升。建成(jiànchéng)全省首家市级“退役军人(rén)就业之家”,举办退役军人暨随军家属招聘会50多场次,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(wànduōgè),达成就业意向(xiàng)1200余人。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向军人子女倾斜(qīngxié),现役军人享受子女免摇号就读优质公办(gōngbàn)幼儿园、中小学自主择校、中考加分等政策,惠及329人。

深化尊崇享优待。每逢重大节日,市、县(区)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开展走访慰问,实现驻市(zhùshì)部队官兵、重点(zhòngdiǎn)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全覆盖。举行(jǔxíng)入伍(rùwǔ)新兵欢送仪式(yíshì)、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返乡欢迎仪式和“情系边海防官兵”春节(chūnjié)专项慰问活动,在(zài)《新余日报》刊登立功受奖光荣榜。成立“拥军大联盟”,打造“拥军商圈”,创新推行尊崇“十送”举措(送文化、送科技、送健康、送法律、送政策、送岗位、送实惠、送党史、送技能进军营和送双优给军属),为现役军人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在食宿、出行、医疗、住房等方面享受“普惠再(zài)优惠”政策20余万人次。

温馨服务显关怀(guānhuái)。满怀真情落实优抚政策,及时足额发放(fāfàng)优抚对象(yōufǔduìxiàng)抚恤补助金。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,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6000余万元。深化“让关爱与优抚同行”服务项目,争取资金(zījīn)120余万元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、困难退役军人。

广泛宣传红色基因激荡双拥力量(lìliàng)

新余市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方法,深入开展国防教育,弘扬(hóngyáng)拥军优属(yōngjūnyōushǔ)、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,激荡起双拥工作强大力量。

国防(guófáng)教育走深走实。开展国防双拥教育“五进”(进学校、进社区(jìnshèqū)、进企业 、进农村、进军营)、清明(qīngmíng)祭英烈、烈士(lièshì)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(jìngxiàn)花篮仪式。打造新余市“老兵宣讲团”,开设老兵“红色(hóngsè)·国防”课堂500余个,受众52万余人次。新余市“老兵宣讲团”获中宣部“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”,“听老兵爷爷讲党史故事”荣获党史学习教育全国优秀案例。

教育阵地融合发展。成立市级烈士纪念设施(shèshī)保护中心,加强全市165处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精细化管理,提升服务保障水平。整合打造(dǎzào)以罗坊(yǐluófāng)会议纪念馆、赣西抗战博物馆为代表的(de)30多处双拥教育阵地,积极发挥红色教育功能,开展英烈宣讲、国防教育等服务。

艺术赋能精彩纷呈。创作双拥(shuāngyōng)原创歌曲《因为有了你》、《平安回家》,被收录《江西(jiāngxī)特色拥军歌曲集(gēqǔjí)》。举办“八一”双拥晚会,开展中小学生“爱我国防”主题演讲、双拥国防手抄报展示活动(huódòng),邀请非遗剪纸传承人助力双拥国防宣传。

学习(xuéxí)宣传出新出彩。在市中心地段设立双拥宣传栏,张榜公布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名单,激励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军营、建功立业。注重榜样(bǎngyàng)选树(xuǎnshù),涌现出全国“模范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”李时洪和(hé)全国“关心国防建设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个人”、全国“涉军维权先进个人”傅塘根等先进典型。

情系(qíngxì)驻地担当作为助力地方发展

“军徽闪耀处,皆是(shì)故乡情!”驻市部队视驻地(zhùdì)为故乡、视群众为亲人,牢记“人民军队爱(ài)人民”的服务宗旨,致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。

积极支持经济社会(jīngjìshèhuì)发展。驻市部队全力配合驻地学校开展军训,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(jìnéng)和知识(zhīshí),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。新余市旅团(lǚtuán)营级单位均建立军民共建联系点、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,积极参与创建“全国双拥(shuāngyōng)模范城”和“全国文明城市”,开展无偿献血(wúchángxiànxuè)、义务植树、学雷锋月等精神文明活动,为地方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主动(zhǔdòng)承担急难险重任务。2021年以来,驻市部队累计(lěijì)出动数千人次官兵、民兵参与抢险救灾、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,真正做到地方有需求、群众有困难、部队见行动。2023年6月(yuè)22日,受持续强降雨(qiángjiàngyǔ)影响(yǐngxiǎng),新余市不少乡镇被淹,多处河堤出现险情,驻市部队官兵、民兵应急分队紧急(jǐnjí)出动3600余人次,动用车辆96台,调拨冲锋舟18艘,历时三天两夜成功转移群众1300余人。

满腔热忱服务人民群众。驻市部队大力助力乡村(xiāngcūn)振兴(zhènxīng),开展爱心行动,帮助困难群众。军分区先后投入110余万元,用于帮扶珠珊(zhūshān)镇潭口村产业项目建设;分宜县(fēnyíxiàn)人武部收集抗美援朝老兵英勇事迹,留下一笔珍贵的影像资料(zīliào),并投入18万元用于资助乡村振兴帮扶点建设。渝水区人武部投入40万余元帮助共建村委改造道路、改善“颐养(yíyǎng)之家”居住环境。武警新余支队积极(jījí)疏通乡村振兴的“堵点”,投入80万元用于河坪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。(江西省双拥办)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西省新余市:军民鱼水情深 续写双拥新篇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